目前已知紫外线、酒精、熬夜、使用酸类产品等因素容易引起皮肤刺激,如干燥、瘙痒、灼痛、泛红等。这种情况下,舒缓成为我们护肤的首要选择。
舒缓的定义
舒缓,在《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中的定义是:有助于善皮肤刺激等状态。皮肤受到刺激后若表现出高反应状态,即刺痛、灼热等主观症状或出现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则极有可能为敏感性皮肤。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第九条规定:具有舒缓功效的化妆品,应当通过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试验方式,可以同时结合文献资料或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功效宣称评价。那么在实验室如何判定产品是否具有舒缓功效呢?
化妆品主要从三个方面发挥舒缓功效:皮肤屏障、神经镇静、炎症反应。
皮肤屏障
皮肤屏障功能受到损害时,易引发皮肤刺激性。在化妆品的功效研究中,通常会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LS)敷贴,胶带粘贴及紫外线照射三种方式对皮肤进行微弱损伤,进而进行皮肤刺激性检验。通过模拟皮肤在受到外来刺激的状态后,组织形态的变化。同时对比使用舒缓产品后皮肤状态的变化。
空白对照组 SLS刺激组 SLS刺激+产品组
由图可知,当皮肤模型受到刺激后,角质层分布疏松,下层活细胞层数减少,而使用样品后明显改善,说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舒缓效果。
神经镇定
根据目前已知的研究成果,皮肤产生的热痛痒都和一种神经元受体:TRPV1 有关。激活TRPV1会引起Ca2+内流,导致皮肤渗透性增加,产生刺痛、烧灼的感觉。辣椒素(CAP)能够激活TRPV1受体,引起皮肤刺激性。以TRPV1为检测指标,检测辣椒素刺激后TRPV1的表达量。
图中绿色荧光强度代表TRPV1表达量,通过CAP刺激后TRPV1表达量增加,使用产品后荧光强度减弱,TRPV1表达被抑制,皮肤得到有效舒缓。
炎症反应
当外界刺激皮肤时,皮肤免疫系统启动,会释放出各种各样的炎症因子以及组胺,引起血流加快、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皮肤出现面部紧绷感、刺痛感、灼烧感、麻刺感、疼痛以及持续性痒感。
炎症介质和炎症因子是目前常用于评价化妆品舒缓方式之一。脂多糖(LPS)作为一种内毒素,可引起细胞强烈的免疫反应。通过LPS刺激巨噬细胞,检测使用产品前后IL、TNF-α、PGE2等炎症介质的分泌,评价产品的舒缓能力。
现已经证明中药方剂黄芩汤可以通过降低IL-6和TNF-α的表达来抑制皮肤炎症的发生。通过使用棕榈酸(PA)影响SZ95细胞进行造模,通过RT-qPCR和ELISA测定IL-6和TNF-α的表达。在PA刺激下,SZ95细胞中IL-6和TNF-α mRNA表达均增加,而通过使用黄芩汤后,抑制IL-6和TNF-α的表达。
由图可看出,外来刺激通过刺激炎症因子的产生,影响细胞活性,症状表现为红斑、水肿、热感、疼痛等,老化程度加深,还会使皮肤缺乏紧致和弹性,导致皱纹的产生。
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发生时,会以胞吐形式将细胞内的颗粒释放到细胞外,产生组胺等介质,使皮肤出现瘙痒等问题。通过检验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占比,可判断产品是否具有舒缓效果。
刺激组 刺激+产品组
对比图中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样品组的脱颗粒细胞数目明显下降,即可说明样品的舒缓功效。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我们的服务:
研发服务 | 体外功效评价 |
• 研发咨询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