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做“黄脸婆”,皮肤抗黄知多少
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作者:访问次数:195

中国人的理想面部肤色是白里透亮、红黄度较低,但现实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国人的皮肤愈加暗黄,这是困扰多数中国女性的皮肤问题之一[1]。在巨量引擎2023年的统计中,祛黄气排在美白细分需求的第三名。

皮肤泛黄的机制原

在排除肝胆功能障碍等的病理因素外,造成皮肤泛黄的主要机制原因包括:皮肤生物黄色素的累积,如脂褐素等;氧化蛋白质(羰基化蛋白质、糖基化蛋白质)的累积;皮肤表面脂质的氧化;外源性类胡萝卜素的过度摄入;皮肤表观含水量、光泽度下降。

(1)脂褐素

脂褐素是一种棕褐色、电子密度高的具有自发荧光性的不溶性颗粒。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与体内含游离氨基的磷脂、酰乙醇胺、蛋白质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交联形成Schiff碱,使膜脂蛋白之间或其本身之间相互交联,变成比原来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不溶于水的大分子聚合物,经溶酶体吞噬后,逐步沉积形成脂褐素。值得注意的是,脂褐素是膜结合细胞废物,不能降解也不能从细胞排出,只能通过细胞分裂被稀释,在皮肤细胞内大量聚集从而导致皮肤泛黄[2]。

(2)羰基化蛋白质

羰基化蛋白质由蛋白质中的氨基与ROS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的活性醛化合物反应而成,为棕黑色具有自发荧光性的不溶性颗粒。皮肤中羰基化蛋白主要存在于曝光部位表皮层和真皮层,表皮层羰基化含量高于真皮层。角质层有相当数量的羰基化蛋白, 尽管角质层代谢周期较短,但长期暴露在氧化刺激因素下会出现羰基化蛋白的增加;真皮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基质成分,故此会出现羰基化蛋白的累积,有研究表明,羰基化蛋白在真皮上层的堆积能明显引起皮肤颜色的变化[3]。

(3)糖化蛋白质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由还原糖(如葡萄糖或果糖)的羰基在非酶反应中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化蛋白质。AGEs为棕色或黑色具有荧光特性的大分子物质, 具有不可逆性、交联性、不易被降解性等, 存在于表皮层和真皮层。AGE不仅对皮肤黄化有贡献[4],也有可能通过间接诱发氧化应激和炎症诱发黑色素的生成。

(4)皮肤表面脂质氧化

皮肤表面脂质是由甘油三酯、蜡酯、角鲨烯、脂肪酸以及少量胆固醇、胆固醇酯和双甘酯组成的非极性脂类混合物。其中角鲨烯等具有高度不饱和性脂质, 在紫外线诱导下, 脂质过氧化形成角鲨烯过氧化物 (SQOOH) 以及丙二醛 (MDA), 增加羰基化反应、糖基化反应, 从而导致皮肤泛黄。

(5)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通常是指C40的碳氢化合物(胡萝卜素)和他们的氧化衍生物(叶黄素)两大类色素的总称。其中叶黄素具有着色功能,当大量摄入后会在表皮积聚,主要沉积在基底层。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外源性脂类, 人体自身无法合成, 主要依赖饮食摄入, 当单次摄入过多类胡萝卜素会造成皮肤泛黄。类胡萝卜素沉积造成的皮肤泛黄会随着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而消失。

(6)皮肤表观

当角质层含水量降低, 皮肤光泽度低、粗糙度高时, 皮肤反射光线的能力降低而呈现黯淡状态, 从而影响人眼对皮肤整体肤色的判断。

皮肤泛黄影响因素

导致皮肤泛黄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紫外线,空气污染及饮食等[5]。

(1)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生物黄色素降解能力下降,脂褐素等在人体细胞内逐渐沉积, 影响皮肤颜色。糖基化蛋白质AGEs也随自然衰老在细胞内逐步累积。

(2)紫外线

紫外辐射通过增加单线态氧、羟自由基等活性氧从而加快皮肤生物黄色素的累积以及皮肤表面脂质的氧化, 从而影响皮肤泛黄。

(3)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物能够介导ROS的产生, 导致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氧化, 最终形成醛类物质, 从而进一步形成脂褐素、羰基化蛋白、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造成皮肤泛黄。同时空气污染物也能够对皮肤表观状态造成影响。

(4)饮食

类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食物包括红色,橙色,深黄色和一些深绿色的叶菜类蔬菜,如地瓜,菠菜,胡萝卜,西红柿,孢子甘蓝,西葫芦和西兰花等。单次大量摄入类胡萝卜素会造成其在皮肤堆积, 从而造成皮肤泛黄。

皮肤祛黄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使用氧化反应抑制剂,如VC、VE等。

2.使用抗糖化原料,如雪绒花提取物,山茶树叶提取物等。

3.不要过量摄取含类胡萝卜素的食物。

参考文献

[1] 朱文驿, 查沛娜, 邱显荣, 孟宏. 中国女性皮肤暗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日用化学工业. 2020;50(7):481-487+495.

[2] 焦明雅. 脂褐素形成条件及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其清除作用研究. 硕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doi:10.27409/d.cnki.gxbnu.2020.000174

[3] Ogura Y, Kuwahara T, Akiyama M, et al. Dermal carbonyl modification is related to the yellowish color change of photo-aged Japanese facial skin.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11;64(1):45-52. doi:10.1016/j.jdermsci.2011.06.015

[4] Ohshima H, Oyobikawa M, Tada A, et al. Melanin and facial skin fluorescence as markers of yellowish discoloration with aging. 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9;15(4):496-502. doi:10.1111/j.1600-0846.2009.00396.x

[5] 王雅琴, 杜一杰, 许艳勇, 马来记. 皮肤泛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8;41(12):36-39. doi:10.13222/j.cnki.dc.2018.12.009